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这场历时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01 阅兵盛况,空前壮观
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在阅兵式环节,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接受习近平主席的检阅。分列式环节,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各个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空中护旗梯队率先划破长空,由45架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向全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02 力量结构,崭新布局
本次阅兵首次集中展示了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特点:“一老”就是抗战老部队,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抽组;“一新”就是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当前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支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兵种。今年八一前夕,4支兵种军旗旗面样式发布,标志着我军构建起以八一军旗为主体、军兵种军旗为补充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03 大国重器,震撼登场
此次阅兵最受瞩目的环节之一就是众多大国重器的闪亮登场。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编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这些装备中包括了“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等战略重器。“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当核导弹和东风系列弹道导弹亮相时,天安门广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歼-35A隐形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等先进战机编队掠过天际,尽显空军实力。

04 全民共鸣,世界关注
九三阅兵一开始,即在互联网上呈刷屏之势。许许多多的北京市民,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现场直播”。有市民一早在北京天坛公园丹陛桥上支起“长枪短炮”,拍摄空中梯队与天坛的“相遇”;当有装甲车从路口经过,围观市民齐声激动高呼;还有人来到佟麟阁路等英雄路,缅怀为国牺牲的先烈。全国网民全方位地扫描阅兵式的细节。两辆阅兵车的车牌号分别是1945和2025,这一细节迅速全网刷屏;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颤颤巍巍地起身敬军礼,这一镜头让网友纷纷表示“看哭了”。国际社会也广泛关注此次阅兵。CNN援引专家的话称,阅兵式是“中国努力弘扬经常被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中国对结束战争的贡献”。
BBC报道称,此次阅兵是中国向世界传递实力与影响力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对未来的自信。在YouTube平台阅兵直播评论区,有韩国网友表示:“不愧是中国,真帅啊……”“这就是中国的力量。”还有网友表示:“该认可的就该认可!这样(韩国)才会进步。”
05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这次阅兵选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举行,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抗击法西斯开始最早、坚持抵抗最久、付出牺牲最大的国家。经历过战火浩劫的中国人民,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也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捍卫和平,需要足够强大的实力。当受阅官兵踏出铿锵步伐,当新型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中国展现的不仅是最昂扬的旗、最锋利的剑,更是最庄严的和平承诺。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大会上庄严宣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兵现场,两辆阅兵车的车牌号分别是1945和2025。这一细节迅速全网刷屏,数字背后是八十载的砥砺奋进。从抗战岁月的不屈抗争,到如今天安门前的铿锵步伐,历史之光始终照亮前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千余名官兵组成的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乐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奏响抗战经典曲目和新创作品。